什么是华夏版的「漂亮 50」?和美股市场发生什






谢 @Joe De 老师邀请,不敢不答...


在说中国版「漂亮50」之前,先说说这个来源是什么。漂亮50来自于美国上世纪 60- 70年代,备受追捧的50只大型蓝筹股票,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受到大萧条和二战的因素影响,整个市场都处于一个备受压抑的状态中,相比增长型股票,更偏爱稳定分红的企业,集体的风险偏好都很低。后来,伴随着经济复苏,人权运动,总统新政等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开始提高。而当时一批有国际化潜在基因的大蓝筹公司,化身为新经济的代表型公司,开始受到追捧。市场对他们的信心不断提高,认为他们的增长会永久的持续下去。当时,标普的平均市盈率也就19倍左右,而这些大蓝筹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42倍。


在这些公司里面,有现在依然知名的沃尔玛、麦当劳、IBM,也有已经衰败的柯达,宝莱,后者的估值曾经还一度高达91倍的市盈率。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而后通胀和石油危机袭来,导致股票崩盘,这些过去的漂亮50,开始暴跌,最多的跌幅达到80%-90%。


那么,可以看到,美国当时的漂亮50,是基于一种对经济和市场预期乐观的态度,同时,对这50家蓝筹企业也伴随着产能输出和国际市场的扩张。反观中国的漂亮50,是股灾之后,资金集体抱团大白马股票,比如茅台、格力、美的等等,而且增长也不是现阶段的主题,可能比较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是市值庞大、以及价值投资 Buy and hold 的主题。


相比美国的风险偏好提高,我个人觉得目前国内的漂亮50,更多是一种投资偏好的改变,过去的A股热衷于炒题材和概念,创业板节节创造新高。但是股灾之后,创业板暴跌,题材股萎靡,市场增量资金有限,存量资金开始转变为对业绩的关注,之前参加过一个私募分享会,大家也都在谈论业绩增长在选股中的因子权重提高。不过这究竟是否另外一个泡沫,可能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同样的业绩增速,有人愿意给到5年的估值,有人愿意给到10年的估值,走出新高的茅台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最后,说到现在的美股市场,现在的美股市场已经不谈漂亮50了,过去讲的是 FANG,也就是 facebook \Amazon\Netflix\Google,当然现在还有特斯拉、苹果、英伟达这样的科技大蓝筹。之前,看过一篇经济学人的文章,讲的是从数字经济的角度,评判现阶段反垄断法的适用性。认为这些科技公司,未来每个都会垄断一部分数据资料,而且他们在战略投资和收购上,也因为监管层在认知上的落后,而无法预防他们的垄断性收购,比较典型的就是 Facebook 收购 whatsapp,不过与传统垄断不同的点在于,消费者反而享受这种垄断来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总之,垄断也意味着暴利,这大概也是市场给予科技巨头高估值的原因之一。






以上按pe排名。



以上按roe排名。

图片来自雪球id看好股市的新人。

基本上,所谓“A股漂亮50”,就是以上面这些股票为主了,名单里一共大概25个。

其实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发展到现在,大部分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已经明确了。在A股市场里,能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和漂亮的财务表现),同时又有足够的市值规模、足以保证大资金流动性的上市公司标的,相当有限。

只是在2012-2015的小盘股泡沫中,上述事实被群体性偏见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