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总有人说从金融行业之人口,学历和学还非




总有人说劵商银行等行业靠的是人际关系,学历都是次要的。




不止题主你,我也经常听到圈外的人讲,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学历和学校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关系和资源。

就连圈内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同学,甚至老从业们,也常听到他们聊起如何去积累人脉资源等之类的话题。

所以特别想讲讲,我的从业经历,和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是在券商投行部门工作,主要负责债券承销业务。毕业至今从业多年,虽然经历过几家券商,但从未离开过这个岗位。

年龄上比你们年长一些,但也没赶上毕业就包分配的年代。

毕业即失业的口号,虽然在当年还未曾提起,就业压力也已然是个问题。

对于那时的我们,银行的职位就已经很耀眼,券商总部的工作更是高不可攀。

说来惭愧,努力读书那么多年,也只是个一般211院校的研究生学历。仍然记得当初,但凡是好点的金融岗位,投个简历就会被刷下来。

幸运的是,在读书期间,虽然成绩一般,兼职工作却没少做,谈不上挣了多少外快,脸皮倒是历练的厚了一些。所以,抓住了一次偶然进入面试的机会,得到了券商总部的实习岗位。

你们现在所听说的: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学历和学校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关系和资源。

而这句话,早在我们读书时,也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就业时,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所不同的是,那时在我们之间流传的更具体,大多是银行里的一些小故事,讲述了某些岗位的某些人,通过背后的关系或者一些资源,轻松的拿到了offer。虽然剧情有所不同,但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能力差就是素质低,学历差更是人物设定的必要条件。

听多了这些故事,后果就是导致,连我这种脸皮厚的人,在找工作时,都不太敢投银行的职位。甚至时间长了,还会对这种依附关系的岗位,产生厌恶感和抗拒感。

在当年幸运的是,没有或者很少听说,券商中传出此类的故事。

倒不是券商里没有类似故事,而是因为,跟现在比起来,当时的我们在获取信息上,会有些孤陋寡闻。在当年的印象中,证券公司给我们最直观的认识,就是各地所开设的营业部,其主营业务是供开户买卖股票的。别说什么债券承销了,即便是投资银行业务,对于我们,也只是在国外的电影或者书本中有所了解。

所以可以说,当初的我,是带着不知者无畏的态度,来到了券商的投行部实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跟我一批来实习的,大多是身家朴素的研究生,博士或者本科生都比较少。其中,有不少清北复交的同学,大家在表面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校上。那些学校比较差的,除了我这种脸皮厚、运气好的,大多是各种安插进来的关系户。

虽然自己的学校没有优势,但尝过的失败多了,就不会太在意结果,只是觉得能有这次实习机会不容易,因此实习了挺长时间,中间也放弃了很多其它机会。幸运的是,最终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毕业就取得了这份工作。

入职后,我曾经问过领导:为什么没有选择那些清北复交或者关系户们,而是选择了学校出身很一般的我?

领导回答的很实在:你们的态度都很诚恳,也都很努力。但最重要的,你能替同事们分担的工作,要比他们多一些,公司支付同样的成本,留下你的话,我们工作会更轻松一点。

其实现在回想当初,还是蛮后怕的,如果我听到的那些故事,不是发生在银行,而是在券商呢?
那么我在实习面试时还能否保持自信而不患得患失?
在实习时间上还能否坚持长久而不朝三暮四?
在实习过程中还能否专心于工作而不胡思乱想?

所以细细琢磨:总有人说——等行业靠的是人际关系,学历都是次要的。这句话本身只是个填空题,特别是在一些收入不错的行业里,怎么填都会感觉到合适。而那些由此而来的故事,传来传去,不知到底是骗了别人,还是坑了自己。

当然,如果说这行没有靠关系和资源进来的员工,肯定不客观。

无论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现在的单位,周围会存在着一些身份特殊的人。

但这些人的资源,本质上也是一种交换的能力,其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自己能够帮别人多少。因此,用心做事,才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本事。

比如:

为了拉近和一个预审员的关系,大年初二赶到上海去拜年,硬等三天;为能获得客户的认同,整整三个月“同居一室、形影不离”,有家不敢回、有司不能归;为获得公司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在连续三天两夜赶材料没合眼的情况下陪着上黄山,以至昏倒上山途中;为揽一个项目,在一个关键人的家门口守候5个多小时。

而仅仅在专业能力上,此人就已经是:

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第四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深交所第二届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委员会委员、深交所博士后工作站特聘专家。


圈里人比较清楚,虽然此人结果不太好,但我想借此表达的是:


在你还没有十分努力的情况下,就不要想的太多了。


一般来说,金融行业只需要三种人
1.能找到钱的
2.能找到项目的
3.能写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