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进行跨境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啊?产业方向是






事后补充,同意并补充知友的以下观点:

有知友指出的第三点,即并购目的地对国企跨境并购的目的和产业方向的影响,相比较是较为被动的、影响力较小的。

@PhilippeS 从sellside的分析非常专业,说出了不少技术性的东西,知友可以参考着我和他的两个回答对比着一起看,可能对sellside/buyside了解的就更加全面了。可能是屁股决定脑袋,我所在的金融机构为中国国企买方提供融资服务,所以遇到这个问题我偏向一些buyside的信息。从他的回答学到了不少sellside和中介对国企的看法,现在看,不少是负面的。而我认为这些负面看法也是中肯的,国企确实太嫩了。


…………………………………………………

有回答说要技术、市场和资源。这个回答绝对是正确的,但在我国现阶段央企、国企的境外收购的环境下,似乎不能算周全回答,你懂的。


1. 从法规角度,前面有匿名回答的挺好,参见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于投资主业的规定和考核的规定。

关于主业,这113家央企的列表(中央企业_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一家一家点进去看经营主业范围,地方国资委管理的地方国企经营范围可以在地方国资委网站找到。主业限制本意是让你集中有限的精力和财力,做好该做的。但是现在经济环境变化大,讲究适时挑战产业结构。113家央企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主业之外,国资委不让并购,就堵住了央企改变甚至探索的路。如果说三桶油、核工业、电信企业为了国家安全就必须做好主业,不用考虑产业转型;那么如果是纺织类国企、高污染高耗能类国企、夕阳类国企呢?只要不是主业,就不让他们对外并购,似乎就是未来没有生路啊。

关于考核制度,一直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但一直没有做好。现有的考核制度无法做到让一把手从长远调整庞大集团的战略结构,往往是优秀的领航者为了考核指标也被迫短视。比如被迫追求并购实现的政治影响,并购实现的规模短期扩张。中铝和中钢两家就是例子,高负债在海外收购,中铝的运气稍好,两任董事长都升官进入了权力中枢(郭升任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肖升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钢的运气稍差,澳洲的项目立刻暴露了问题,黄董事长被迫离职。所以,国资委的现行法规关于经营主业和考核的规定严重影响着央企、国企境外并购的目的和领域。

我听过国资委原主任邵宁的讲座,实际上国资委内部很认真的在反思现在的国企主业限制制度和领导考核制度,多给国资委一些改变的时间吧。


2. 从国企改革角度,改革的时间表、紧迫性和所要达成的结果影响着央企、国企境外并购。

国家从镕基总理开始力推多年的国企改革,到了WJB时期更加激进(我隐约记得温总理曾经表态任期内要把央企精简整合到50多家,结果你也看到了,如同管控房价一样,呵呵了)。一直以来以做大做强、精简数量为指导的决策肯定影响国企的投资目的和领域,为了保住自己,管理层难免尽快把通过并购把自己做大,让别人吃不掉,也让别人拆不开自己。境外收购品牌大、盘子大的实体,造成良好的政治社会影响力,迅速做大自己的体积,何必过分在意价格是买高了10%还是15%呢?反正在国家外汇储备过剩、鼓励走出去的大环境下,同时央企国企的境外收购肯定配套有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大笔金融支持。


3. 从境外收购目的地角度,境外目的地影响着国企的并购。影响的原因有目的地法律制度、市场发达程度,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对目的国的政治经济整体影响力。

举例来说,非洲、东南亚、欧美三个市场,国企真金白银的境外收购(比如国企自有资金或国企自己举债所得资金)首选东南亚,因为东南亚的文化氛围更为我国企业熟悉、我国在东南亚的政治外交控制力更大。而欧美和非洲,是配套制度过于完善和过于不完善的两个极端。在欧美,法律、金融环境和市场规则过于成熟,不适于我国国企这样的跨国并购初级玩家,欧美市场留有的供国企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纵横捭阖手段的空间不大,所以国企在欧美的并购动作似乎相比非洲更为谨慎,已经做的欧美并购往往是与利用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债务市场有关的并购。在非洲,法律、金融环境和市场规则相比过于匮乏,不少非洲国家的腐败和人治给了国企收购发挥的想象空间,我国强大后在非洲政治影响力的增大给了国企收购的底气。但相比国企在东南亚,国企在非洲的现状是以EPC承包为主,同时向加强收购、长期持股转向中。

具体举个例子,三桶油的其中一桶,收购了Addax石油公司(该公司的重要资产在非洲)。后来该公司在西非某国的油田,由于环境污染,被东道国停产、威胁巨额罚款(中石化子公司赔加蓬4亿美元了结纠纷)。但我并不担心,因为通过国企政治、经济、外交、公关的全方位处理,我有信心该国企能处理好目前在东道国的问题。但如果油田和污染发生在欧美呢?公众抗议、国会质询、外交压力、反对党爆料,恐怕处理难度和西非不是一个量级的。


总结,前两个原因属于影响并购目的和产业放心的内部原因,总结起来根源是:国企无法市场化,大的经营动作依赖一把手的思维方向,而一把手的行政和企业不分(前 53家央企老大是中组部部管干部)决定了政治气候影响思维方向。第三个原因属于影响并购目的和产业放心的外部原因,而外部原因的本质是我国宏观国力和微观国企对东道国环境的适应力和处理能力。



Update:
@Wallace Tong比我总结的好,我很赞同。唯一需要商榷的一点的是第三点关于并购目的地的选择,因为相对来说目的地的选择并不完全是可选项。

我们知道高端的技术基本都在欧美国家,如果从技术收购的角度来讲,即使我们对欧美的市场并不了解,也一样需要参加,交学费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情,其实也能更快地促进企业跨境并购的成熟。而能源资源类的标的相对更集中在南半球,欧美市场本身可供选择的本来也不多。只有纯粹的市场化项目,我认为东南亚是最适合的市场,同时满足了较高增长率、较为安全的环境因素和能够施加适当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

-----------------------------------------原文------------------------------------------
不同行业的国企对跨境并购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但由于都受到同样的股东考核,所以也是有一些共性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8号令”),里面有对央企境外投资的一些规定。

不谈国企,目前100多家央企中,除去华润,招商局这几家之外,基本以上游行业和带军工背景企业为主。28号令第十条要求央企原则上不能从事境外非主业投资。央企行业的分布就限制了投资的范围:境外投资,以资源收购和技术收购为主。

28号令第五条规定,境外投资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
(二)符合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
(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突出主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投资规模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实际筹资能力和财务承受能力相适应;
(五)遵守投资所在国(地区)法律和政策,尊重当地习俗。

结合央企们的行业分布和自身实力,基本就可以规划出各自大概的产业投资方向,以及投资能力了。

补充几点:
1. 考核的要求决定了央企的境外收购不太可能去参与亏损的项目,而尽量会选择能够尽快实现收益的项目,除非出于某些因素选择了收购国内目前所缺乏的技术;
2. 国外对于央企的境外收购行为,总有一部分会私下认为这是出于国家背景的收购行为,因而会有意抬高价格,吃准了收购方不会因为价格原因放弃收购行为;
3. 同样由于央企的背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特定行业和资源的并购审查十分严格,也导致了央企的跨境并购行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