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航线收益管理工作(客运营销)之思绪




题主现在转行到国内一家航空公司从事客运营销工作,工作内容应该跟大部分公司的航线收益员是一样的,主要是负责公司两条地区航线的销售策略制定,每日通过近、中、远期舱位控制和调整,以及与共飞公司航线员的博弈,来争取本公司航线销售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在岗有半年多了,感觉对这个还是没有感觉和清晰的思路,不知是否有业内大神可以就航线销售的思路进行点拨!非常感谢! 28日:感谢@略四怡情 等知友的回答,非常详尽老少咸…





蟹妖!

一、迷茫是正常的
收益管理人员(也就是航线员)负责的事情很多:既要负责制定散客销售计划,又要负责制定团队位计划;
既要负责“舱位设置数”投放到位,又要控制航班的“销售进度”——不能设置数给足以后就不管销售进度是过快还是过慢了;
既要保证航班客座率(避免座位虚耗),又要尽量提高平均票价(避免座位贱卖);
既要准确地知道自己的各个航班优劣品质是如何分布(比如广州-温州线我航每天飞5班,我清楚地知道这5个航班的经营品质从高到底排序是CZ3809 > CZ3769 > CZ3527 > CZ3763 > CZ3811),又要知道竞争对手各个航班的品质是怎样的;
最重要的,你要对市场的客流规律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哪边是正向客流、哪边是返向客流;提前多少天上客;各个节点的上客量有多大(有些市场15天外的上客量能占到70%,进入7天内后几乎无客源;有些市场是纯近期客源,3天内上客量能达到60%)、各个票价区间的上客量有多大……等等等等。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市场运力变化、竞争对手的票价(舱位收高或调低)、与竞争对手横比售进度、与自己同比销售进度、市场库存量(剩余座位数)……等等等等。
此外,你还必须对自己所辖的航线做长期、持续的分析,不断检查已飞的航班是否有收益稀释的情况,在未来的管理中是否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其实还不止这些。可是单单就列出来的这些而言,也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

正因为事情太多、太杂、疲于应付,所以很容易脑子不够用,所以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也找不到方向是很正常的,一是因为你没时间思考;二是对于该如何管理航班没有自己的思路。

我也曾经历过大约1年左右的迷茫期,怎么管航班都没感觉,管过的航班即使飞完也不知道卖得如何,很没存在感。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第一,迫使自己腾出时间来想想工作方法上的事,想想如何更有效地工作;第二,想办法厘清“销售思路”。在航班管理上航线员一定要有明确的销售思路——有明确的销售思路,你才知道该怎么卖,以及知道卖得怎么样。

下面说说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
(纯干货,沥血工作经验总结)


二、如何修炼成优秀航线员

1、打好理论基础

了解一个工作,先从读书开始——尤其是越难上手的工作,越需要大量的理论储备。

所以,建议题主先买一两本关于《收益管理》方面的书看看,这会对你大有裨益!

目前收益管理的书籍都主攻“算法”这一块,其实主要对开发收益管理软件(比如PROS,比如O&D收益分析系统)的公司有好处,对于我们航线员来说,其实用处不大。我们会用这些软件来管理航班,比想办法改进这些软件的后台算法,要重要得多。

但是这并不妨碍你看这些书,多看看肯定有益的,因为做好收益管理确实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

2、认识到理论的局限性

实际工作中,航线员对于某条航线的“市场规律”的把握和对“客流特点”的认识,比钻研收益管理软件的后台算法重要得多——否则,这个人更适合去PROS公司研究算法而不是去航空公司管理航班了…… o(╯□╰)o

PROS等等这些收益管理的软件,只是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工具,帮助你实现你的想法而已——这些想法包括但不限于:你要把某个航班开到几折起售、投放多少个座位数、什么节点收高舱位,等等等等。

所以,是收益管理的软件臣服于你的思路,而不是它来主导你去工作。

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你自己对所辖航线的“市场规律”和“客流特点”有足够准确的认识,你才能用得好这些软件,否则,再科学的软件也会被用烂,就好比再好的食材也会被蹩脚的厨师做烂,是不?

3、勤思考、多分析、多总结

要对航线的市场规律有充分的认识,一是离不开丰富的经验,你必须长期管理某条航线才能形成可靠的经验;二是需要详实的数据分析,这一点更重要。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比如:

航线近几年来的走势

你所辖的这条航线,近几年以来是在不断走下坡路,还是越来越旺?

客流量是逐渐增多还是逐渐减少?

客源品质(通过座公里收入来反映)是否有提升?
航线的淡旺季特征

一年之内哪些月份是旺季、哪些是淡季?

一个月之内,哪些时间段是旺季、哪些时间段是淡季?

一周之内,周几旺、周几淡?
航线的客源地构成

比如从A城市到B城市的往返航线,这两条航线哪边是正向客源、哪边是返向客源?

客源来自于哪些城市?本地客源居多,还是周边城市客源也可观?
客源购票习惯

往返向的客源分别习惯于提前多少天购票(上客启动时间)?

哪个时间段购票最集中(上客速度)?

客源主要习惯于购买哪个折扣区间的机票(上客质量)?
航班品质对比

通过航班客座率、平均票价、座公里收入等等几个指标来反映。

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以上结论的过程,可以分别称之为

市场走势(概况)分析
市场淡旺季分析
客源分析
上客规律分析
对标分析

通过这5个分析模块,一般来说,就能对航线了如指掌了。
你知道市场淡旺季之后,就知道哪段时间该收掉低舱、严格守好高舱位;哪段时间该早早地促销,避免座位虚耗。
你知道上客启动时间和上客速度后,就知道该抓住哪个时间窗口的销售期,因为一旦错过这个销售期(错过客源),或者在上客集中时间段经营不善(发生贱卖),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你知道对标数据,就知道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表现是优是劣,是否有提升收益的空间。

凡此种种。

需要特别强调是,这5个分析模块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做的。

因为一年之中不同的月份、甚至一个月之内不同的日期段,航线的淡旺季特征都不一样,比如暑期(7、8月)、国庆和春运,肯定比5月和9月旺。

即使7月和8月是旺季,一般来说7.01-7.10和8.25-8.31也是比较淡的日期段,需要加大促销。

在不同的淡旺期,同一条航线所呈现出来的市场规律和上客特征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持续、长期、滚动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一条航线的全貌特征(全年各个时间段的特征)了如指掌。

从上述分享可以看出,管理航线是重度重脑力活,你需要持续不断地思考、总结、钻研和分析,不断地加深对航线的认识,不断地总结属于自己的分析套路和思考框架。

于我而言,
管理航线(或者说做收益管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舱位管理。
舱位管理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是认识客流规律。
客流规律从整个市场(宏观)的角度来说,就是做市场预测和市场分析。
客流规律从具体航班(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认识这个航班的上客特征,包括上客启动时间、上客速度和上客质量。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和总结。

更详细的论述在下面四篇论文里都有分享,欢迎阅读!

民航收益管理系列之1-基本概念

民航收益管理系列之2-市场预测篇

民航收益管理系列之3-市场分析篇

民航收益管理系列之4――航班上客规律篇



这4篇文章是我过去工作所获的系统化总结,尽管如今我的体验更丰富了、认识也更加深了,但是这4篇文章里所讲解的思考框架和分析方法,仍然是我的知识体系的核心架构,希望它对业内同仁们也有用!
最后,建议这4篇文章在PC端读而不是在手机端读,因为有不少图表,在手机端显示的时候排版布局会乱,在PC端的体验更好。


===题后记===
这篇答贴跨了一个快星期了,收到邀请后本周一(6.22)写了1/3,没想到就收到一些认可,非常感谢!这也鼓励了我一定要写完,一定要写干货。
周四(6.25)趁下午调休,完成了1/2。
一直到今天周六(6.27),终于写完了全部,也算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再一次总结吧。
感谢题主提了这个问题,也感谢邀请我答题的 @winnie


转行到航企?是有多想不开。你再会看航班,班班全价卖满座,也不如人民币美元汇率升一分,更不如原油价格跌一分。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升值趋势不可挡,原油价格震荡下行,止跌回升。这都是未来两三年的事情,还不赶紧收拾细软离开这个行业,瞎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