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还发生什么挑战




贷款给客户还得贴利息,而客户来银行存款需要缴纳管理费使得越来越少的人来银行存款。这对银行的经营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望专业人士前来说说。 不知道对于负利率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商业银行方面都会如上的这种挑战吗?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难处? 银行方面都是如何应对呢?




基于之前的回答,整理了一篇短文。不局限于题中所问的商业银行如何应对,而是扩展到了负利率的形成和传导机制、欧洲的负利率实验及效果、负利率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更新如下:



谈一谈欧洲“反教科书”式的名义负利率现象


“反教科书”式的名义负利率


教课书把利息定义为借款人向其所借资金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我们所熟知的情况是你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得连本带息还给他,既名义利率是正的(当然实际利率可能经常为负,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当通胀率高于名义利率的时候实际利率就为负了)。但现在的欧洲似乎有些特殊,是个什么情况呢?先让我们看一则新闻。


今年2月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北欧国家丹麦的两例负利率的故事——“贷款给客户还得倒贴利率,存款放银行还得给银行钱”,摘录如下:


伊娃.克里斯汀森(Eva Christiansen)并没有很注意数字。她的银行打来电话说,36岁的本地企业主克里斯汀森女士通过了审批,可以得到一笔小企业贷款。她高兴地叫了起来,手舞足蹈,朋友还给她拍了照片。“我想我得到贷款时太高兴了,都没听清他到底说了什么,”她回忆道。之后,银行再一次向她介绍了利率:-0.0172%——低于零的负利率。扣除了需要支付的一些费用后,银行还得向她支付利息。虽然每月才刚刚超过1美元,可还是出人意料。消费贷款和按揭的利率直接为负的情况仍然很少见,克里斯汀森似乎是少有的几位实际拿到负利率贷款的人,而银行目前还在琢磨业务该如何推行。


另外一些丹麦人面临着一个相关的问题,但具体情况却恰恰相反。上个月,27岁的学生伊达.莫特尔森(Ida Mottelson)收到了银行的电子邮件,通知她将开始对她的储蓄收取0.5%的保管费。“一开始我还以为我理解错了,结果没理解错,”她说。莫特尔森正在读保健学硕士,居住在哥本哈根以西大约100英里的城市欧登塞。她说,她一直在关注央行的新闻,为了确认读电子邮件时理解对了,还专门给银行打了一个电话。“我超级天真地问他,‘能给我解释一下么?’对方努力解释了,但我感觉他的意思是,干脆把钱转走不就行了。”她的确计划把钱转到别的银行。



负利率的形成和传导机制


我以欧元区情况为列谈一谈我的理解:商业银行在欧央行的存款分成两部分,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既超额准备金。在过去正常情况下针对超额准备金欧央行需要支付一定利息给商业银行;实施负利率政策之后,欧央行反过来对这部分超额准备金收取惩罚性利息(隔夜利率年化-0.2%)。


传导方式一:市场上的小银行会在大型商业银行有账户(大银行之间往往也有这类账户),在这些账户中会沉淀部分结算资金和存款资金。为了转嫁在欧央行负利率的成本,大型银行开始对小银行账户的资金收取高额管理费;如此层层传导,越来越多的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收取管理费,负利率得到扩散。


传导方式二:隔夜存款负利率倒逼金融机构将存放在欧央行的资金投放到市场中去,导致市场流动性充足,极大地降低了欧洲市场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使得欧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反应到Euribor中,从而传导到以Euribor定价的各种资产和交易中。



欧洲的负利率试验


名义负利率摧毁了银行在过去几十年来建立的各种利率模型,因为几乎所有的利率模型都在假设利率会一直是个正数。特别是对于一些利率衍生产品,情况就更复杂了,欧洲的量化工程师们不得不重新建立模型设计产品。


其实最早实施负利率的国家应该是瑞典(非欧元区国家)。2009年瑞典的GDP衰退高达5.03%,通胀率低至-0.49%,为了应对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瑞典央行采取极度宽松的政策,将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降到-0.25%,以期扩大银行放贷规模,增加社会投资和消费,同时促进货币贬值以扩大出口。但瑞典的负利率效果不明显,最终于2010年放弃;2012年丹麦(非欧元区国家)也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当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拥有AAA评级的丹麦则是投资者的避风港,丹麦克朗对欧元持续升值,出口受到打压。为此,丹麦央行大胆推出负利率,将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利率下调至-0.2%,以促进银行放贷和丹麦克朗的贬值。此后利率政策有过反复,目前该利率为-0.75%。


欧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则是去年才推出。2014年4月,欧元区通胀率跌至0.7%,5月进一步下滑至0.5%,远低于欧央行2%左右的通胀目标。为了应对欧元区中长期通缩的趋势,2014年6月,欧央行宣布将主导再融资利率由0.25%下调至0.15%,将央行隔夜贷款利率由0.75%调制0.4%,将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下调制-0.1%。2014年9月又进一步将央行存款利率下调至-0.2%。欧央行推出负利率的主要动机是抵制通缩,而抵制通缩需要增加投资、消费。欧央行希望通过对存入央行的资金收取惩罚性利息来倒逼商业银行增加对个人和企业的信贷投放,促进区内投资和消费;同时促进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金融机构对“欧猪五国”银行业的同业资金投放,以此缓解欧元区的危机。但是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负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并未显著增加,通胀率持续下降,目前已经为负,通缩趋势仍未得到改善。



负利率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再次回到上面的那则新闻。纽约时报所描述的“贴息给客户贷款,交钱给银行存款”的现象会普遍出现吗?我想说的是,理论上针对商业企业(非金融机构)和普通民众的贷款、存款的负利率是可能出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新闻中这样的案例。原因如下:


第一,从存款利率来看: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往往只会针对金融机构的存款收取高额管理费,而极少对个人客户和普通企业客户的存款收取管理费。之所以不愿意向客户转嫁成本是因为负存款利率很可能引起挤兑,银行不敢进行此类尝试。所以绝大部分客户的存款利率还是为正或最多处于0的水平。但是这样的利率水平也促使部分资金从银行流入股市,或者从欧元区流入新兴市场,并未对欧元区的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帮助。第二,就贷款利率来看,由于无法在存款端转嫁央行的负利率成本,银行为了保持利润水平有可能采取提升贷款利率的措施,从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所以贷款更难出现负利率的情况。贷款端融资成本的提高也影响负利率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负利率实在不是一件小事,因为整个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都是建立在利率为正的假设上的。

正如在另一个回答里说的,丹麦现在处于负利率的情况,不仅存款利率理论上已经是负的了,贷款利率都出现了负值,简单说说我的看法吧:

1) 现在我们都是在讨论的名义利率,因为欧洲目前很多国家面临通缩的问题,所以实际利率并不一定是负数。

2) 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为负数,那为什么还有人把钱存到银行? 好吧,首先,在北欧这些福利国家,本来储蓄率就不高,这个负利率倒没有对银行的存款规模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另外很多人将现金以北欧货币存在北欧银行里的目的也是为了避险,对于利率没有那么敏感。

3)要考虑到一个问题是,在现代欧洲社会(尤其是北欧),是一个“无现金”的社会,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用到现金消费的,使用信用卡或者银行卡要远比现金方便得多。甚至如果一个人一直在使用现金消费,会引起店员和警察的怀疑。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负利率可以看成是客户为了获得进入现代支付系统的便利而付出的成本。。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利率已经不再是利率了,而类似于大宗商品里的存储成本。。 (今天我看有市场评论瑞士发行10年负利率债券的时候也有人在说,某些避险货币的市场已经跟大宗商品很像了)

4)如果信用质量很好的话,现在确实有可能从银行贷到利率为负的贷款。但是只要银行的融资成本低于贷款价格,银行还是有钱赚的。

5)负利率摧毁了银行在过去三十年来建立的各种利率模型,因为几乎所有的利率模型都在假设利率会一直是个正数(如Black Model)。甚至现在翻开一些教科书,都能看到对一些short rate model (比如Vasicek)的批评都是可能出现负利率。。。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各种quant都在忙着更新模型,重建系统,做各种测试。。。

6)负利率对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包括之前提的利率模型部分,也包括产品设计。举个不一定真实的例子,比如银行跟客户签了一份利率互换协议,客户付固定利率 (s),银行付浮动利率,浮动利率盯住了某个基准利率 (a)。现在基准利率为负了(a<0),那么按理论来说客户应该要付的利率是固定利率(s) 加上基准利率的负值(-a)。可是在初始衍生产品销售的时候,对于此类产品,销售的风险提示上都会说客户的风险是锁定的,他只需要付出固定利率(s)就可以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该怎么办?银行能跟客户去要(s-a)吗?还是只能要s? 不要问我答案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想说明在负利率的情境下,甚至利率衍生品本身都要重新设计了。


目前看来,负利率对银行确实有影响,但影响比较大的还不是在传统银行部分而是在利率衍生品部分。目前看来欧洲的负利率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长期对银行系统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负利率对于所有银行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挑战一定是有的,但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会。不是么?

2015/04/12 于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