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房地产很差吗,相同夜股价下跌 85% 的辉山乳




辉山乳业暴跌85% “辽宁首富”一天损失209亿 按理说去年拿钱去炒房不应该不会亏啊





因涉及政治敏感被删除了评论。

哈哈,第一次被举报。有一点小兴奋。

抱歉,最近项目比较忙,大家提出的意见我收到了,后续会查阅资料进行更改。

总体来说大家提意见的多,喷的少,我很欣慰啊。自知有不足,也在学习中,不能一一回复,唯有点赞您的评论以示感谢。

----我是被举报后兴奋的分割线---

既然大家都说沈阳人口再流失,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沈阳人口是不是在流失。




这个看户籍人口总数,2005年沈阳的户籍人口是698.6万,到2016年户籍人口734.4万。总户籍人口在12年间上升36万人左右。上升的速度确实比较缓慢。但是总户籍人口是在上升的。

总户籍人口是一个指标。下面我们看看迁入人口。



通过沈阳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最近12年以来,每年沈阳的人口都是净迁入,其中从2012年到2015年间迁入人口增长率有明显下滑。最少的是2015年,净迁入人口只有1万左右。然后2016年人口迁入的增长率止跌上扬。总体来看,沈阳的净迁入人口每年都是增加的。

无论是总户籍人口还是净迁入人口,沈阳在这些年一直都是处于增加的情况。如果对沈阳的人口情况作以概括,最多就是沈阳市人口增速在近年来明显减慢,但是仍保持持续增长。其他答主所谓的沈阳人口持续净流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而且这里面有人说东北人都去海南买房了。东北人口净流失了。这个你们说的没错。东北地区人口确实在流失,2016年的统计数据,“十二五”期间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失达三十万人。五年内流失了三十万。但是本问题讨论的是辉山乳业和沈阳房地产市场。你们把“沈阳”这个城市和东北地区搞混了。既然你们认为人口增速是城市房地产发展的大前提。那么咱们要把这个事要搞清楚。

再补充一个数据



截止2016年,沈阳常住人口是829.2万。常住人口的增速是有非常明显的下滑。可以看到外来常住人口增速在最近12年持续下滑。2016年统计到的常住人口仅增加1000来人。基本滑到底了。这是沈阳这个城市对外地人吸引力下降的一个明显标志。

我希望大家能看到,作为一个沈阳人,我对家乡城市的看法是客观的,增加就是增加,减少就是减少。咱们拿统计局的数据说话,不去想当然的发表评论。

人口的事说到这,也欢迎不同观点的朋友来讨论。今天是星期天,媳妇又不在家,天赐良机,我想偷偷的玩一会使命召唤。昨晚刚打到“患难兄弟”那段,“肥皂”牺牲了。我还沉浸在悲痛中,今天一心只想给“肥皂”报仇。

有关沈阳房地产市场和辉山乳业的事我想下午再说。

——————————我是替肥皂报仇后的分割线————————————————

昨天发布之后,有朋友留言,统计户籍人口是不准确的,应该统计常住人口,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而且在昨天的内容中,我对常住人口的增速下滑也进行了说明,感谢大家的意见。

同时我也认为常住人口的统计数据是很不准确的。如何对城市人口进行客观的统计,欢迎大家赐教。

另外有朋友提到来的是打工的,走的是中高端人才。这个我之前考虑到了。但是我们考虑的是人口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所以暂时我不考虑迁入者和迁出者的社会阶层。

评论里喜欢说东北药丸,沈阳药丸的,恕不回复了。以前在别的帖子里因为这点事打嘴炮。至今还有一个叫@石火钦的三无小号每周末固定来骚扰我一回。

我也知道东北的经济大环境不好,但是我事业在这里。我还是要依靠她。

然而我发现这个问题被我带跑偏了。其实题主问的是辉山乳业炒房和沈阳房地产市场的事情。这个事我答了一半。相信很多人看了也莫名其妙。怎么聊到人口问题上了。其实昨天我偷懒了。然后今天忙售楼处装修的事。趁现在赶紧说两句

今天的媒体已经给辉山乳业澄清了。挪用资金30亿并不是炒房。是开发房地产。

造这个谣言的人应该是见惯了大场面的。30亿这个量级在沈阳炒房太夸张了。如果是在北京和上海,30亿去炒顶级豪宅也就能炒十来套房子。沈阳的房价还没有那么高。我在沈阳卖过最贵的别墅带装修也就2400多万。普通的房子100多万的都是好地段好品牌了。按照100万一套平均标准,30亿的资金能同时炒3000套房子。很显然是不真实的。所以这个问题是以讹传讹。并不是炒房,是开发房地产。

然后又看到一些评论,说这不是傻么,房地产啥行情,东北经济啥行情,居然投资房地产……

现在东北经济确实不景气,沈阳的房地产市场也确实低迷。但是辉山乳业并不是现在投资房地产啊。什么时间呢?

2007年。

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火的那叫一塌糊涂啊。

补充一句。国内生产企业投资房地产的不在少数。成功的也有不少。例如春节后火了一阵的雅戈尔。从服装跨界到房地产开发,地产项目在江浙地区知名度很高。在沈阳的例如美的,哪个美的?就是那个美的的啦。在沈阳投资建设的美的城据说卖的也不错。营销也很有特点。而且马上还要开发新的项目。

所以从出发点上来说。我认为辉山乳业的选择方向是没错的。(当然没有考虑资金使用是否合法,现在是在这里出问题了)

在市场比较火的时机,投资最热门的产业。老铁没毛病啊。

然后呢,然后2008年来了。2008年全国经济,地产行业都遭遇重创。沈阳也不例外。这一年沈阳本地的地产商资金断裂的举不胜举。不断的有传言某某开发商跑路了。某某开发商跳楼了。

然后辉山乳液的项目在这一年开盘了。

2008年沈阳房地产市场出了两个新闻,第一个新闻是沈北某楼盘买房子送驴。被腾讯新闻推送给全国的QQ用户。当时正值房价过高民怨鼎沸的时候。这事成了当各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我还记得新浪的新闻是《开发商黔驴技穷—沈阳开发商买房送驴》。

另一件事就是辉山乳业开发的这个高端楼盘,开盘特价75折。(还是85折,这个我记不清楚了)

当时沈阳的市场情况是有很多开发商想降价促销,维持资金链。但是不敢。都在互相观望。折扣一般卡的也比较死。很少有这种开盘八几折,七几折的。(当然“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那个开发商除外。)我记得当年我在一家港资地产公司的市场部。代理公司招标的时候来了一家北京的代理公司,提案的是个台湾人。在介绍营销方案经过层层铺垫,最后祭出这招开盘75折的大杀器。当时我们都认为这人不靠谱。

事实上也不太靠谱。

现在来看折扣的反差打动客户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客户要充分认可你的产品价值。对你产品价格预期很高。效果才明显。而当时沈阳的老百姓还不能充分理解住宅产品价值这个东西。市场上的开发商也很少提炼产品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的。

造成的结果就是,你一打75折,老百姓明白了。你价格定高了。而且是定的太高了。水分太大。再加上当时的媒体成天宣传房地产崩盘论。老百姓受媒体影响持币观望情绪很浓。

结果就是卖的不好。

所以这是辉山乳业投资地产后第一个挫折,时机不对。

当然。2008年底沈阳市政府出台政策救市。2009年开始沈阳的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次小回暖。但是辉山乳业的项目依然没有好转起来。这就是还有另外的问题了。

想到哪就说到哪,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什么逻辑,也不专业,就是瞎聊。




3月20日,债权行突然接到辉山乳业通知,称因故无法还本付息(据说中行去查账发现很多假票据),据说挪用30多亿搞房地产。


3月23日下午,政府召集各银行和辉山乳业讨论协调方案,3月24日中午,终于引发资本市场股价的塌方。

3月23日下午,辽宁省金融办召开辉山乳业债权工作会议,出手金融维稳,参会债权机构70余家。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于会上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但称公司将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重组在一个月之内筹资150亿元,解决资金问题。据悉辉山乳业有70多家债权人,其中23家银行,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至130亿元。


据媒体调查,杨凯与房地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6年。“杨凯一直在做房地产,房子主要在沈阳的高新区那边,确实太远了,没人买。再挺两三年说不定有转机,或者在A股上市后有人接盘。”一名曾经的辉山乳业进口苜蓿供货商表示。 “在国内做实业的确挺难,投资房地产的实业公司一大把,杨凯只是时运不济”,一名接近杨凯的业内人士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在其他省会城市的楼市热火朝天之际,作为辽宁省省会的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却一直保持着平淡,2017年沈阳的房价均价仍停留在每平方米6000元到7000元的水平上。






东北人民都去海南买房子了(据说半数都是东北人买走)

所有能够连续上涨的楼市,必定是人口连续流入,

(废话,人都没有了,房子卖给谁住?)

东北人民自己都跑了,东北经济和东北楼市咋可能好?

(补充:人口因素,不能只看户口本,很多东北人户口还在原籍,

但喜欢打拼的都去了北京,喜欢享受的都去了海南)


投资不过山海关。

( *ST獐岛,*ST昆机,*ST吉恩, 东北特钢 ,还有已经退市的科利华-阿城钢铁、欣泰电气,还有IPO造假被否决的 振隆特产 、 西点药业 。。。)

段子1:

证监会到东北调查,质询了东北12家上市公司,其中11家上市公司都坦然承认自身公司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造假行为,唯独欣泰电气一口否认。因此,证监会就集中调查了该公司,结果,game over..... 这只是个段子

段子2:

金融圈里面有个笑话,当你被人骗了,有人会同情你。

如果你是投资东北企业被骗了,那只能说智商余额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