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的祝词怎么样?





对”城市“与”人“的评价成反比,就很奇怪。
比如:问起上海这座城市怎么样?干净,有秩序,商业环境好,安全,精致,balabalabala
问起这里的人怎么样?不干净,不守秩序,没有信用,暴力惹事,粗俗,balabalabala
城市的口碑和人的口碑对不上,就很奇怪,如果这座城市的人真如那么多人讲的那么糟糕甚至处于中国整体水平之下,那这座城市包括环境 氛围 人文 在内的各种东东,又怎么可能走在前列呢?

A到B家里做客,A把B的家夸赞了一番,漂亮,整齐,干净。然后对B说:但你是个懒散邋遢不修边幅的人。 B:...

”上海人的差口碑“是他们的挡箭牌和遮羞布

上海那么多外来人口,保持着自己的习惯,自己的方言,自己对这里的不满,提意见,写信上访,要求户口要求上学要求医疗要求这要求那。甚至在他们的家乡本来没有的,到了上海也要求本地政府给予他们和本地市民一样的待遇。甚至本着”照顾“的理由优先于本地人。还能以此为道德绑架的枷锁,扣上歧视排外的帽子。外来者能在异乡言论自由且舆论主导,该赚钱赚钱,该干嘛干嘛,没被坑没被抢的,这不是海纳百川是什么?

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在地铁车厢能够公然谈论着上海人如何糟糕,能在公共场合对着讲上海话的陌生人说”请讲中国话“,公交车推广上海话报站时被铺天盖地的投诉。在上海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不合自己心意,”上海人“三个字就能成为完全的理由去抨击和不满。然后大家还觉得很有道理。。。?什么鬼

我觉得上海人挺好的,但为什么上海人的口碑差?因为”诋毁上海人的口碑“已经成了某些人的挡箭牌or遮羞布。
无论你做什么不好的事情,被发现或制止后,都能把事件的重心转移到”被上海人歧视了“上面,然后大家关注的就不是你做了什么?做的对不对?而是TMD”上海人又歧视别人了“



取匿,感觉有些人思路挺有意思




既然你要继续说这种无聊的话,那我就指出你逻辑上的问题,我文章第一句话就说了我代表我自己不代表别人,我为我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为其他人的行为负责,题目问的是别人对上海人的评价,我说的是我作为上海人遇到的人和事,你要说上海人对待知青的事情请你自己开篇去说,与我无关,我原文通篇与知青无关,也与后文你想表达的对错无关,发生在自己身上事情,就事论事,我既没有强行把对加在别人和自己身上也没有强行把错加在别人和自己身上,最后你有一个巨大的逻辑错误,上海人对待上海的返乡知青是好是坏那是上海人与上海人的事情,我虽然一点点都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但是你举的例子和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没有一点关系。最底下一句这种低级的挑衅我只能判断你是在以恶心人为乐,请你好自为之,并且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下为原文利益相关:身份证310打头
一个人代表不了几千万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国之前在上海生活20年,现在一半多伦多一半上海,小学时候不怎么接触外界不知道,初中之后班主任是北方人,我感受到些许文化冲击,只是知道了一些语言上的不同,纠正了我的普通话,很感谢这个老师,她也在几乎全是上海老师的学校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到高中接触到了更多非上海户籍的学生和老师,想跟我们玩到一块儿的都融入了,不高兴一起high的也没有被歧视,真正觉得奇怪是我出国之后…
一个某地小哥第一次见面问我是哪里的,我回答上海
“你们上海人啊,排外的很…”
我的内心是:喵喵喵喵?
“听说你们上海blablablabla…”
我跟你第一天见面,第一句话你就跟我说这个?呵呵?我欺负你了?先不说我排不排外,你跟我第一次见面什么话都没说就给我贴标签你对我有基本的尊重么?
之后有一个某直辖市姑娘一天突然跑过来说借记卡被冻结了,又是圣诞期间弄起来很麻烦,没钱吃饭,我想不能见死不救,ATM取了50加币,两个月之后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只好去要,之后就有了上海人真小气50加币这点钱都追着讨的佳话……呵呵话说我真不觉得50加币是小数目…
还是这个人,跟我说:“你们上海人小气的要死,就知道钱,我上次过年去一个亲戚的朋友家玩,连红包都不给我,小心眼么不是?”(因为印象深刻所以几乎肯定是原话)
我回答:“你认识这家人?”
“不认识,第一次去。”
我当时的内心是:汪汪汪汪?
“那人家没什么理由给你红包啊,也不知道你要去…过年去朋友家哪里来红包,亲戚才给吧?”
“过年红包就是讨个口彩,100~200又不是很多钱,大家开开心心热热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