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为什么办银行?





看来大家都没有经历过‘’邮政汇款‘’这种上古时代的事情。其实,不止中国,传统上各国邮政一直都是有效和广泛的汇款方式,正如邮政包裹有时可以不计成本的在偏远地区开设网点(那些地方一个月都没几个件,承担社会服务职能),邮政汇款在使用上的限制最少,收款人没有银行卡,没有手机,都没有关系,它是按照平邮地址找到你的。 不然你们以为几十年前的民工怎么打钱回去! (汇款人拿现钞去柜台汇款,收款人拿汇款单和身份证件去柜台取现钞,20年前的杂志上的汇款购物就是这样的!)

就如同淘宝,支付宝会出现巨量沉淀资金一样,邮政由于它的汇款业务的存在,天然的具备了资金池(不用揽存款,不用吸储就有很多资金)。加上本身的网点众多,以及半垄断地位带来的国家信用背书,这几点都是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先天优势。

大家不要小看最后一点,那些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顺利的开办银行,正是这一原因,信用。在早年(15到20年前吧)的经济学类,金融类教材中,都在理论上阐述过‘破产风险最小的银行就是邮政储蓄银行,其他任何银行,包括四大行五大行都有破产的理论风险’,当然实际情况跟理论并不一致。



所以,邮政汇款与金融的结合,就是邮政储蓄。


时间长了,这一业务也就相对独立了。

所以从一开始,邮政储蓄就是一个补充业务,并非‘邮政常规业务亏损了,所以要找一个替代业务’


补充:吴俊 说到的那个事情也是存在的。人民银行实质是国家机构,是管理机构,与其说是中国人民银行,倒不如说是‘银行管理局’,标准说法应该是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但跟一般的管理局不同,它本身也有强制性的吸收存款准备金的功能(用来调节资金量,防止挤兑,防止无限制的杠杆操作),其他业务也会产生巨量的资金池,所以央行不只是有行政管理职能,实际完全具备一个商业银行的功能,但他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所以要通过其他方式吸收和发放资金。而且,很多城市的人民银行(至少地级市)的大楼一楼,都是该城市的地区商业银行(原来的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柜台,其实也是类似的功能。



据说是这样的:
邮政网点很多,所以央行让邮政代理吸收存款,邮政拿代理手续费,效果很好。
后来演化为邮政自己吸收存款,然后把钱存到央行,吸收利差。
由于只吸收存款,不放贷,钱越来越多,央行付利息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央行说,你们还是自己办个银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