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理解蚂蚁金服宣布将定位于「Techfin」 的转型?




新闻背景:蚂蚁金服高调转型 3月21日下午,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金服)在北京高调宣布将定位于Techfin,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不会做自己的金融产品,将向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平台”。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先驱和领军机构,蚂蚁金服的前述宣示令业内颇感意外,亦被看作行业转型的重要信号。“蚂蚁都不做fin、只做tech了,其他的类金融机构还要fin来fin去吗?”一位业内人士说…





1 转型的背景?

先来看看转型的背景。

第一点肯定是行业监管。自从2016年起,互联网金融领域迎来一系列整改,很多运作不规范、风控能力不强的平台已经关门大吉,而2017年作为监管落地年,经受住合规考验的平台越来越少,而监管要求在不断增加。

监管对整个行业都是件必须要做的大事,但不可否认的是,规范收紧意味着创新空间越来越小,即便在完全符合用户利益和金融属性的范围内,缺乏相关牌照、没有自主性的理财平台已经很难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上推陈出新了。

5月2日至9日,自4月25日中央政治局罕见强调金融安全以来,新华社连发七篇系列评论解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内容,全面监管的氛围日益升温。 这意味着今年以来持续加码的金融监管和金融去杠杆已上升至国家层面的大事,监管层态度之坚决、涉及面之广、引起的市场关注是前所未有的。——《华尔街见闻》


第二点要强调的是,即便没有如此猛烈的监管肃清,依靠销售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不是长久之计。

蚂蚁的金融资产体系与其他中小型平台其实没有本质不同,刨除余额宝不谈(货币基金风险约等于0),还是要靠固定收益类产品做起来。而前几年固定收益类产品之所以如火如荼,1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就敢放出10~20%的收益率,一是因为在行业爆发期各家要靠补贴抢夺流量(说白了这些利息不全是借钱的人给你的,还有一部分是理财平台送你的),二是因为监管不力,很多平台资金流向不明确、擅自操作资金池、甚至是玩起旁氏诈骗,这些后来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平台堆出了一个虚假的行业繁荣。

但事实上,好的东西在什么领域都是稀缺的,可以供我们投资的优质标的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这是事实也应该是常识,在合法合规、风控稳定、为用户利益着想的前提下,想要纯依赖固定收益类产品把平台做强做大做出来流量,难度太高。

截至2017年4月底,网贷行业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3676家,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890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证券日报》


第三,即便是合规合法的理财平台,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胆突围后,仍然回归对金融行业的敬畏。想要颠覆金融行业,并不是把金融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加上炫酷黑科技那么简单。

接触金融行业以来,明显感受到金融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之间的巨大冲突,业务流程中的核心部分目前仍是依靠金融行业自身原有的模式与经验,互联网所擅长的领域仍然局限在靠近流量、靠近数据的一端。比起耗费精力在自身不擅长的领域,不如尽快找准自己的优势和位置。蚂蚁金服高调宣布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其实就是在不断试错之后,寻求自身新的定位。




简单总结一下,转型的背景就是三件事:①不让我按原来的做法继续干;②原来的做法也不持久;③原来的做法其实也干不下去了。

那么,只能转型了。



2 转型要解决什么问题?

无论怎么炒概念,都离不开核心目的:卖货。

做理财的没什么清高,无非是为了吸纳用户资金越来越多,利润空间越来越大。吸引用户入金这件事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最可行的投资工具只有基金,而用户接受基金的核心路径远比固收类产品复杂的多。

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销售,在引导用户入金之前往往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平台安不安全? 2)理财产品靠不靠谱? 3)收益率和期限是多少? 4)我要投进去多少钱?能收到多少利息?

针对这四个问题,核心路径呈现为:

平台增信信息(提供信任感) ↓ 理财产品介绍与基本信息(提供安全感) ↓ 投资本金与收益(利益诱惑) ↓ 进入支付购买流程


而对于购买基金,用户想要解决的问题则更多更复杂:

1)这是什么基金? 2)这只基金的背景信息是什么? 3)这只基金的底层资产是什么? 4)这只基金的收益曲线该如何理解? 5)这只基金适合现在买入吗? 6)这只基金到底能帮我赚到多少钱? 7)这只基金会赔到什么程度? 8)这只基金的手续费是多少、再哪个平台买更划算? 9)有没有更好的基金可以选择? ……

显然,对于购买基金这件事,用户不仅需要了解安全性和收益率,还需要对基金基本知识、投资领域、时点判断、购买规则以及自己的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都有认知,才有做出购买决策的可能。

于是销售基金的核心路径就变成了:

平台增信信息(提供信任感) ↓ 理解基金(理解基本知识) ↓ 判断挑选基金(投资领域) ↓ 判断是否值得购买(基金信息、基金表现、投资时点) ↓ 判断是否能够承担风险(风险偏好) ↓ 确认购买规则及投资能力(手续费、起投金额等) ↓ 进入支付购买流程

上述路径描述的是一个小白用户购买基金的全流程,根据用户本身对基金的认知理解力不同,用户可以直接从后续环节进入这个路径。比如说,假设用户对基金产品有一定了解且有比较清晰的投资方向,那么就可以直接判断投资时点;如果某个用户是个玩基金的老手,很有可能只需要确认手续费等问题,就直接进入支付购买流程了。



3 转型之后的策略?


首先推出来的是财富号。

其实财富号依旧是希望走内容和服务的路线,以支持基金销售。可以看一下财富号模式的解读:



内容的优势在于,能够系统地把理财平台的思路传递给用户,直观地解决用户在购买基金前的各种问题。

然而内容这条路,之前蚂蚁并不是没有走过。蚂蚁聚宝把社区作为切入点,引入新闻、大V、基金经理等多种内容源,在内容领域砸的资源不算少,但从今年全面放弃社交路线看来,效果并不明显。

财富号与原来聚宝社区运营模式最大的不同是:聚焦到B2B2C的服务模式上,一边把金融逻辑和专业内容拆分出来交由基金公司维系,同时又把将平台、基金公司、用户的利益绑在一起。



4 转型面临的问题


然而即便是想转型到更聚焦、更专业、更细分的模式上,仍然没有解决之前蚂蚁聚宝在做内容中遇到的问题:聚合了多方内容资源的蚂蚁聚宝,内容筛选不到位、内容之间的组织缺乏逻辑、更没有一个清晰的投资理念,整个内容模块就是一个摊开的杂货铺,让用户自取所需,结果就是大部分没有主动性的用户还是没能被转化。

想要通过内容营销转化基金用户,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内容筛选。在组建内容时,要考虑到用户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内容,他们能接受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抓取罗列;
内容效率。内容为销售服务,与用户行为的转化漏斗一样,内容也应当有类似于转化漏斗的内在逻辑,让用户按照逻辑一步步被说服,直到可以接受基金;
内容公信力。基金公司自带销售和广告属性,但一旦内容和销售挂钩,就很容易引起用户警觉。想要让用户被说服,就必须事前考虑到内容的公信力如何构建;
投资理念。最后一点其实最重要。无论是基金公司、财经大V、行情资讯、操作技巧等,资源就那么多,理论就那么几套,用户为什么要在这个平台上接受内容?即便接受了,又为什么要在这个平台上购买基金?很重要的一点是,平台要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并且把这套投资理念应用到内容的定位、逻辑结构、资源筛选、呈现方式等等层面,才能统领整个业务逻辑。

正在酝酿中的财富号到底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拭目以待吧。



最后,转型不仅仅是蚂蚁金服一家的战略部署,而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趋势所在。除了蚂蚁,其实各家都正在或者准备转型中。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破壳(Pokeclub)。




表面上看,放“金融”主攻技术,与马云的“NASA”计划不谋而合。


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开监管。当下业界风声紧,P2P监管套利后,国家不断收紧互联网金融大网,政策法规纷纷出台,红利结束,投资人纷纷作鸟兽散。这时候换个思路,巧立名目, 划清自己”科技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界限,一方面顺应央行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明哲保身之良策。


但央妈其实心里都明白,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不约而同宣布转型为”科技金融“公司,换汤不换药。日出定会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需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