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系究竟是啊来历?




宝能最近增持万科,和华润斗法,到底是什么来头?





宝能参股万科,大家如此敏感和震撼的原因,所谓姚氏兄弟卖菜出身、市场信誉不够、名不见经传等是表面,关键在于公众觉得宝能系没有强势的主营业务业绩支撑,是以小谋大,空手套白狼!


利益相关:宝能地产上班,买了万科A股票(2000手,算小股东了吧?)。

宝能系共四个板块,无论是管理层级还是架构上面,分别是宝能集团、宝能控股、前海人寿及相关(包括广金所、粤商小贷等)、钜盛华及相关(这次搅动风云的主角,包括农鲜、锂电池及百货等控股或参股)。

一、宝能集团,大姚直接管理,任董事长,资本运作及投资性业务,包括笋岗物流园、汽车交易中心、华南农产品有限公司、供应链公司等等,明确划出了原地产板块至宝能控股,主营业务涵盖农产品、物流、酒店、影院、供应链等,也是最盈利的部分,笋岗物流园一大片地块将来可变更为商业住宅等用地,后发效益极高,虽然现业绩方面还是在吃老本,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二是宝能控股,即宝能地产业务板块,2014年底开始由其弟弟姚建辉接管全国所有地产业务,因此导致包括副总裁级别内大量岗位人员离职,但副总裁基本出走的就有将近20个,经过一轮很大范围的裁员,我们自己预估裁员有50%以上。深圳为本部,包括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全国28个城市,大概40多个项目,包括住宅、商业、旅游、综合体等,现在盈利的主要是深圳、合肥、沈阳、乌鲁木齐等,这两年也在调整收缩,深圳这类重点城市开发进度有所加快,其他的就放缓了,是2013-15年团队变动最大的部分,原设有区域公司,后撤并,属于业务收缩的阶段,全国基本已停止拿地。

三是前海人寿、广金所、信贷等金融业务,业务扩展的很厉害,也最为神秘,内部沟通比较少,前海人寿内部也有涉及不动产业务,这一块才跟地产有业务员交叉。下设不动产管理部,负责管理包括惠州旅游度假项目、韶关旅游度假项目、广州金融中心、西安前海人寿北方总部大楼等,资金充裕,仅评估增值即实现了操盘的成效。团队士气极强,业绩表现非常好,是宝能整个体系里面最具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包括广金所、粤商小贷,现在都做的不错,也是很正规规模化、原平安挖过来的团队在运营,集团员工多有在那里投资等。

公众觉得前海人寿扩展太快,业务太过激进,其实未免有点吃不到葡萄觉得葡萄酸的意味,前海人寿风控的团队在保险行内是非常知名的,险种开发、经营合规性等方面其实并无问题。
大姚是有金融帝国野心的一个人,前海人寿并不会被低估成地产业务的融资渠道,真正有可能的是集齐各牌照,开设“宝能银行”!这一点,可以拭目以待。


四是钜盛华及相关控股或参股公司,包括锂电池、生鲜农产品、百货(南宁百货等)等控股公司,比较神秘,但公司非常多。包括香港、新加坡等都有公司,参与非常多的并购项目,这次参股万科就是钜盛华这个名头出面,团队方面基本与宝能集团重叠(整个体系将近40个副总裁级别,设中国区副总裁、副总裁、总裁助理、业务块总经理等),财务系统叶伟青是主要负责人。

大姚是明显的潮汕派作风,很注重政府层面关系,在广东区域各区县人脉关系广泛,是广东省政协委员,“姚委员”,讲究仗义义气,所以在云浮、肇庆、惠州、广州等拿地明显被政府忽悠,地要么太偏,要么地质有问题不适合快速开发,报批有问题等等。另外大姚是潮汕商会名誉会长,资金动员能力无需多说,商界关系网络强势,包括郭广昌、冯仑等。

小姚的管理风格明显异于姚振华,接管以后短期内就清理了原佳兆业系、万达系等小团伙小帮派,包括副总裁、各城市公司总经理、各公司部门负责人等地,清洗的力度非常大;管理方面,偏重其下属原包括管理团队。
深圳、南宁、沈阳、合肥等主要业绩城市开发进度明显加快,其他城市开发进度放缓,预计今年的业绩总额可以突破300亿元。
内部对流程处理要求很快,OA审批必须当日处理完毕,财务系统监管更严,审计更为频繁,但企业风气明显有所改观。

对于公司参股万科,公司老板多次在会议上提及对万科管理模式和业务层面方面的羡慕,加上这两年多次竞购多家上市公司股权,扩展的雄心非常大。员工内部其实是知情的,所以多有跟着公司追涨的。
万科这类企业,可以说为在行业运营方面是模范企业,但注意,只是在行业运营方面!其他例如产品、资本运营等方面其实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对公司买万科,员工大伙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和攀高枝的心态。两姚对万科很有崇敬感的,对万科的运营模式关注度非常高,王石提及他们是卖菜的出身,其实没错,但胆识、见识其实也不差。


其实,以出身论英雄是最最无知的,更何况在胜负未分的时候。


愿王石及万科安好,希望我的股票继续涨,请勿转帖,谢谢。。。


最近我也比较关注这个问题,正好也在研究地产+寿险的组合模式,前来说几句,抛砖引玉。

1、宝能系就目前为止查到的信息,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传统的杠杆融资,即以现金形式的合格履约保障品转入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按比例给予配资后买入股票,该股份收益权归宝能系所有,宝能系按期支付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后,宝能系回购证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卖出股票获得现金,其合作伙伴主要是银河证券和华泰证券。但是这种增持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配资,也能将杠杆最大化,但是其风险也是极其巨大的,举个例子,就这次宝能的行为,如果其无法提供足够担保,股价下跌不到20%就会遭遇强平,损失可想而知,所以将宝能比喻为“野蛮人”我认为并无不妥。
第二个部分就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地产公司控股or入股人寿保险公司,宝能系的寿险公司即前海人寿。这种融资方式对前期资金要求较高,你必须能够拥有能够控股一家寿险公司的钱,小型寿险公司一般也是需要小几十亿,就算是不全面收购,只做控股,也需要一二十亿。但是这种融资方式有个非常好的好处,一般万能险只会告诉你预期收益,预期收益一般在7%-9%左右(而现在给银行贷款很难,给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搞钱一般融资成本在13-18%左右),高于绝大多数理财产品,但是实际收益基本都是会低于这个数,这就给了寿险公司足够的炒作宣传空间,吸收缺乏保险知识的人的投资,以极其低的融资成本进行融资。并且,相较于银行和券商牌照的难度,人寿保险公司牌照还是容易取得的,人寿保险在保险法里的规定,就是被一定程度的视为长期储蓄,所以越来越多的地产公司,会入股、控股人寿保险公司,发万能险。
中午我查了一下关于前海人寿的情况
公开的数据显示,根据前海人寿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截止2015年9月30日,前海人寿的资产规模为1260亿,但是在保险行业里面这个规模真的是小弟中的小弟,我给大家做一下对比:同样根据2015年第三季度报,中国平安的资产规模约为4.67万亿,中国人寿2.32万亿,大家感受一下,前海人寿的总资产够不够零头,并且保险行业的“资产”和我们理解的普通企业的资产并不是一个概念。抛开资产不谈,我们再看一下2015年10月10日保监会发布的《2015年1-9月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前海人寿排名第18位,保费收入为1221439.07万元,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前海人寿究竟多“土豪”,前9个月总收入还不够万科一个月的收入。再查询一下,拥有前海人寿51%股权的实际控制人钜盛华,在今年12月就质押了前海人寿的股权给上海银行南京分行,查询到的核准时间为2015年12月8日,并且,前海人寿的股东,宝能系的组成部分深粤控股、粤商物流都讲前海人寿股权进行了质押。从这几条线索可以基本上判定:前海人寿其实就是钜盛华的融资工具而已。
如果这样下去,所有需要长期大规模投融资的产业,包括地产、基建、民航这些,都可以将人寿保险作为融资工具,这样的风险简直是系统性的,保监会在12月11日才发布《关于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直是太后知后觉了!!!

2、安邦保险的举牌。
一般来说,安邦这种红色的金融集团,在华润和宝能争做大股东的战役中参站,正常人都会觉得是站在华润那一边的,华润实力之雄厚,在国内说实话很难找到相匹敌者,其出身本身就是共和国长子。结果万万没想到安邦居然站在了宝能一边,其中的利益纠葛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3、华润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华润继续大规模增持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不是说华润缺钱,而是华润下面有华润置地,也是香港成分股,所以如果大规模增持,很可能会和自己儿子华润置地产生同业竞争,大规模增持不可能,触碰到30%的红线可能性我觉得也是为0。但是华润已经做了万科这么多年的大股东了,华润利用其资源给万科带来了不少好处,万科的成长离不开华润的付出,所以自己干儿子想这样被人抢走,干妈会同意吗?而且干妈并不缺钱,不缺社会资源。

4、万科的态度
正如王石的讲话所说,宝能这种野蛮人成为第一大股东,绝对会影响万科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和国际评级,你第一大股东都是这种杠杆融资上位的炸弹,你还能保持稳健?结果就是肯定会影响万科的国际评级和融资成本,万科也是王石的儿子,于公于私,王石也不愿意让万科第一大股东是个宝能这样的low货(对比起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并且华润做第一大股东,是带着利益来的,你宝能来做第一大股东你能带来啥?而且说实话宝能系实力比起万科还真的差得很远,换谁都不能接受。但是万科股权分散,所以王石能做的并不多,对中小股东煽情,也是情有可原,高管团队造访华润,也是可以理解。有人会说,王石有足够的能力把万科的股价往死里砸,这样最先死的肯定是宝能系这种抗风险能力极弱的,但是,王石这样做,一违背企业家的职业道德,二同时也会危及到华润的利益,三有可能触犯法律,所以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