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该不该叫老师送礼物?






给老师送礼错在哪里?
硬要回答得话,那就是把礼物和交换的含义弄错了。




在一个孩子与老师相处了很久,相处融洽老师教导孩子许多。家长发自内心觉得老师人不错,节日时送一些礼物,或者孩子做一些贺卡什么的赠予老师,表达一下感谢及尊重之情,这叫礼物。
孩子还没有和老师见过,初次就送礼并提出多加关照之要求,或者暗示类似要求,就叫交换。 这完全是两码事。

做为一名老师,我收过礼也拒过礼。对于陈太医这种情况,我的答案就是:不送。

对于老师来说,资历越高或者说段位越高的老师,越是对有实际价值的礼物不感冒,如果是交换的话甚至会厌烦。这种情况下比如我干脆就不会收。
对我来说没有比熊孩子的家长送来礼物要求我多加照顾更让人头疼的事了。
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说,一份礼物就几个钱?几十块乃至几百块不能再多了吧,外出带几节课就赚回来了啊,更何况你这暗示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服务。我的服务就这么廉价吗?

我告诉家长我想要什么样的礼物:
我想要你家孩子既守规矩又聪慧,能自理懂礼貌,不故意吵闹也不说脏话。
我想要家长更准时接送,能让孩子准时出现在我的课上,也能准时消失。
这就是对我最好的礼物了,减轻我的工作压力,偶然看见这孩子特别可爱也让我从繁重的工作中获得一些开心,我会喜欢他也更会用心去教他。
因为教他“不累”,和他的家长相处也“不累”。减轻我的工作压力就是最好的礼物。 ——————————————————————————————————————————
不过话说回来,不过也存在对物质非常敏感的老师,被”交换“打动的概率就越大。
这样的老师我认为业务水平首先存疑,收个礼态度就大变,也别指望这种老师更给你孩子多大帮助
,至于价值观的取向上对孩子影响更是不靠谱。
哪怕收礼被这样的老师过多的关注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依旧是---”不送“。
拜托家长们棒棒忙,别给这些教师内部的败类们送礼。

昨天教师节我休息了,今天有个孩子捧着这份礼物来祝我教师节快乐,



我教过他一段时间,他虽不聪慧,但是守规矩也努力,家长也理智积极。

我很喜欢这份礼物,我依然会继续好好教他。

李老西的家庭干预指南



问题关键在于,实力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即使出于自由意志,也难已达成平等契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城下之盟”之说,但西方却没有这个说法,契约就是契约,没有什么城不城下的。我也是长大了才知道,原来不平等条约也是有效的。“不平等条约”其实是中国单方面的说法,西方看来,条约不分平等不平等,只要是双方自由协商的结果,那就是合法有效的。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马克思呢?因为马克思的学说可以用来论证英国和中国之间的条约是不平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实力是不平等的,这种时候,即使是通过自由协商订立的契约,依旧只是这种不平等的延续和体现。如果法律无条件的去保护这种契约,表面上看似中立,内在还是在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所以你会看到各国的劳动法, 对劳动合同的内容都是加以限制的,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限制(最低就业年龄)、最高劳动时间、最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缴纳、工伤赔偿责任等。

这实际上就是对拿破仑法典所贯彻的 当事人完全意思自治主义 的批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左派就指望着这一学说活着呢,后来又发展出了社会构建论。

当事人完全意思自治主义的意思就是说,法律尊重契约自由,既然是双方自由协商的结果,那么这种交易自然就是有效率的、平等的。社会构建论指出,人是难以超越自身所在环境的,即使是人的意愿,也是由社会环境所构建的。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垄断的:劳动者如果不工作,就会饿死;资本家不招这个工人,还可以招其他人。对于资本家来说,只是利润的权衡,对于劳动者却涉及生存。这种情况下,双方实力明显是不平等的。那么还是那句话,即使是自由协商订立的契约,也只是这种实力不平等的延续和体现。所以各国法律才要对劳动合同内容加以限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支持婚姻恋爱自由,但是却反感师生恋,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实力是不平等的。我们很难让自己的感情,不受这种现实不平等的影响。

教师、医生不能收红包,也是这个道理。现在经济发展了,这一点可能不明显了,但是在十几年前,一个小地方,可能也就教师和医生算个文化人。即使是现在,在医院、学校外头大家实力是平等的,一旦到了医院和学校那种环境下,病人和学生(群体)马上就变弱势了,除非你的地位高到认识院(校)领导。这时候,一些”度君子之腹的小人之心“和对疾病的恐惧掺杂在一起,是非常难以抑制的。

对了,还有导游。餐厅服务员情况就比导游轻很多,因为他隐形制裁你的方式没多少,顶多是往菜里面吐唾沫;如果用热汤浇你,那是要付刑事责任的。但是导游就不一样了,他有的是办法制你,XX十大酷刑,轮番上演,高潮迭起,让你欲罢不能。他是满世界跑的导游,而你人生地不熟,这就是实力差距。在这样的差距下,他真有本事把你扔在荒郊野岭,让你一个人哭半天,回头还说不是故意的。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个人意愿”来解释 实力不平等双方之间的 这种金钱流动。因为在实力不平等的情况下,你很难判断,送红包的人到底是自愿的,还是被自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