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从创业开始举行了什么叫阿里巴巴走向世界




马云在成立公司到上市经历了什么?他又有什么与常人不同之处? PS:之后查找了网络,总结了大家的观点后自己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你疑问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后做了什么能这么顺利

其实,我认为你更应该看看他在创立阿里前做了什么




来我给你分析下

1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90年代,国内大学生是非常稀有的,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师范,当时是免费入学还有额外的国家补贴的,而且毕业还包分配,当时的师范是非常吃香的学校,而国际贸易,外语等和国际搭边的专业,当时是最热门的。在看看大学期间荣誉: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之后当选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所以从稀有度来说,横向比较

那就是今天互联网界最有逼格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类专业,还带着一排金闪闪的大学期间履历呀有么有

(现在尤其互联网,金融等行业藤校海归不少,但现实中我确实没有怎么见过80年代的大学生)







2 当老师的时候评过杭州市十佳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由于很多人来请他做翻译,忙不过来了就成立一个翻译社




和很多人觉得一个小屌丝去创业的感觉不同,马云当时在教师岗位上,本身已经非常出色了,而且是有较硬的荣誉加身的。




换做今天,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海归,还发了行业内知名文章,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并且开始有商业方面的思考了




3 翻译社亏本,马云跑去义务进货卖钱

对,他的第一次创业~一开始是失败的

心灵鸡汤常说,当年马云一无所有创立阿里,勇敢一点,你就是第二个马云

其实,现实的情况是,马云第一次创业的海博翻译社,是失败的,你如果只有勇敢,基本也就是第二个海博翻译社




强如马云,还是做的和自己英语非常相关的翻译社,还拥有教师届极强人脉,依然面临公司无法顺利发展的情况




当然,相信在这次失败中,马云第一个是拥有了独立创业的经验,第二就是在义乌进货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广泛的小企业主们,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看好前3点,这是没有一点运气成分的




4 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大家认为最合适的人是马云

你看,催债这个事情是命运的机会,但你必须有实力才能抓住他

1 外资公司人士能做这个事情,但是体制外,身份不合适

2 大使馆外交人士也能做这个事情,但身份敏感且有公务在身,也不好操作

3 体制内的英语教师身份合适,且一个教师请点假基本无影响,那么杭州十佳教师,又极擅长英语,能够在西湖边和老外对话,还有丰富翻译经验的马云自然就进入政府的视线内




你觉得这个是运气吗?但是当时的情况,这个机遇面前,马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第二




5 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曰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 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开始准备




来来来,把你的商业计划书拿出来溜溜

人家是创业困境-发现新机遇-验证新业务点-开始转型

拥有一次创业经验情况下,还做了初步的市场测试有非常积极的市场反馈,这才决定转型

并且执行力极强




你的商业计划书连风投都骗不了,更别说去市场上实打实的测验一下




6 回国后辞职,自己拿了7000元钱创业,做中国黄页

一年后的1996年,营业额做到了700万

你看,换做今天就是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海归,有较高行业知名度,首次创业失败,但二次转型开始走上发展轨道




(这个履历,应该是各家风投现在最喜欢的类型了,也应该是有意向创业公司的人们最喜欢加入的公司类型了)




7 中国黄页上线后,马云带合伙人何一兵到北京拜会当时的互联网偶像张树新。张树新很忙,她花了半小时见马云。

从瀛海威出来,又望了一眼那块著名的“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离还有多远”牌子,马云对何一兵说:“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第一、她的观念我听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业上网,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网。”

95年,国内计算机还没几台的情况下,马云已经开始有了 TC和TB的初始概念

这个时候,国内的亿唐,瀛海威确实名声更响,但相比有过一次失败创业经验的马云,他们明显是离商业更远一些的,也缺乏对最底层广大群众及各企业主情况的思考




我能想到的:对业务有清晰的认识,不盲从行业大流




8 1995年12月,他再次来到北京。中国黄页在杭州出名之后,马云要进一步在全国成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青年报》一名司机。马云将稿件递给司机,同时塞给他500元钱。“不管什么媒体,发了就算你的。”司机很有能耐,发了5个媒体,还上了《中国贸易报》头版。马云意识到了《中国贸易报》有眼光,马上找到了该报副总编孙燕君,跟他谈了两天两夜

“当时他和我一样不懂互联网,但是他觉得互联网肯定有戏,他说马云,我支持你。”

一个月后,北京长安俱乐部,孙燕君请了京城各大媒体30多位编辑记者,马云出3万元钱,得到了向京城媒体集体宣讲互联网的机会。北京网速太慢,没办法联网,马云就将内容全部拷到硬盘上。

  大清早,将两台从杭州带来的486电脑安装好,马云就在那里等编辑记者们陆续到场。那天,马云讲了两个小时,讲什么是互联网,网络有什么好处。

  马云没等到文章见报,因为,第二天上面就有文件下来,要求暂时不要宣传互联网。“他们说,马云,你如果能够说服《人民日报》上网的话,我们就可以报道了。”马云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了《人民日报》办公室里的一个行政人员。有天晚上,马云和他聊得很晚,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他问:你们在聊什么?马云说在聊互联网。这个人就跟马云聊起来,这个人就是《人民日报》发展局局长谷家旺。临了,谷家旺说:“你应该给《人民日报》处以上干部讲一次Internet。”马云给《人民日报》讲了两次Internet,并参与了《人民日报》上网的框架构思




这一段是我最喜欢的

其中体现出的娴熟的商业手段,领先与人的互联网意识,懂得关键时刻放手花钱的魄力,我认为都是值得学习的,此外,中国黄页在行业模式成功后,立刻能想到去北京打开全国市场,这已经是非常互联网化的思维了


怎么说呢,人的命运,既要有自己的努力,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历史中的先行者们开始汇聚着冲向未知的前方

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们会是后来名动天下的人







9 1997年初,在得到外经贸部进京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邀请后,马云决定放弃中国黄页。外经贸部给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200万元启动资金,还说给马云他们30%股份。马云很兴奋地从杭州带了5个兄弟北上,6个人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连续苦干了15个月。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全干了出来。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事情做出来了,但马云们的股份在体制内却很难落实。“我们那时候就拿几千元一个月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你注意一下,在97年这个节点上

外经贸部进京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马云已经是最合适的负责人选之一了


有过中国黄页的成功经验能管技术团队,本身懂英语能对外交流,此外还有一定行业知名度能镇住场子有威信,同时早年有体制内教师经历,懂得如何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此外有过创业经验,懂中小企业主们

外经贸的人们,给予方面不靠谱,挑人还是非常准的




当时同年代的小马哥呢,更加书生气

三石哥懂技术,但气质明显难与官员们沟通

那时的求伯君雷军应该适合,但他们当时在做软件,更偏向纯技术开发,产品是技术驱动型的,而且是单纯的制作完后渠道出售,对商业市场的认知应该是比不过做过中国黄页的马云的

8848从之后的情况看,团队比不上马云

亿唐的情况之前说了,纯海归MBA团队对中国市场企业主们了解反而不够,难以地面推进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一名英语教师,已经可以说是站在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商业的前端了




10 在外经贸的待遇不如意,加上1998年底的互联网越来越热,借助外经贸部平台,马云认识了杨志远,结交了广泛的外贸关系。名有了,关系有了

商业模式是现成的,在外经贸部就探索了出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净利润287万元,从实践上证明这个市场的存在和这个商业模式的坚固健康。

  实现方式,马云坚持用BBS。“只要能发布供求信息,能按行业分类就行。”其他人不同意,拍着桌子和马云吵。马云拍自己脑袋,还是认为自己对。“阿里巴巴用户是不怎么会上网的商人,一定要简单。”

  1999年3月,马云在外地发电子邮件要求手下立即完成BBS设计,手下还是不同意。马云怒了,抓起长途电话,尖叫:“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他真想立马飞回去,猛拍他们脑袋。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海归,有较高行业知名度,首次创业不顺利,但二次转型开始走上发展轨道,之后被BAT巨头收购合作后,项目成功,但因待遇原因又决定自己创业,并且有非常明确且已经证实的创业思路 (有人说不是雷军的小米吗,其实他们这点是有点类似的,当然你会发现小米初期发展也是飞起)





11 后面就是蔡崇信加盟,孙正义投资,雅虎中国投资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我就不再说了

蔡的来到打开了国际融资的视野,但首先当时的阿里本身已经是业内顶级的团队了

之后孙正义做出必须要投的决定,其实也是水到渠成的




阿里巴巴,在99年创立的初始,就根本不是一家创业公司

他更接近小米,是一个已经成功的人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后,并找到了可证实的,有成熟盈利模式的道路后,厚积而薄发出现的







你看,打了这么多,我终于能说结论了

以上10条请先全部满足,或者满足任意5条以上都行

然后再讨论创业后做什么能带领公司走向世界才比较靠谱




你疑问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后做了什么能这么顺利

其实,我认为你更应该看看他在创立阿里前做了什么
















(如果从你询问创业后如何顺利发展的问题来看~明显是小马哥一路辗转腾挪最终打出一片天的故事更值得你参考啊)




-----------------------分割线---------------------

好了,我觉得,学历的问题不要再争论了

我说马云的学历其实没大家想象的那么低,关键点是在于反对现在喧嚣的创业至上论,学历无用论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想让那些准备创业的人得到一个信息

“就算是你们推崇的创业导师,马云他也是在有比较高学历的基础上,又在自己当前的岗位(教师)上取得了一定的荣誉,最后才下定决心走上了道路,还是和自己专业有关技能有关的,而且还几经磨难”




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有满腔热情和创业的胆量就一股脑的上了




再举个我自己接触到的例子。可能更具说服力

第一代那么多电竞的创业者,学历最高的大酒神目前走的不是最远,也是之一

IMBATV BBC是复旦大学的

人皇印象里是河南科技大学的

VP呢,RURU是湖北美术学院的

(这个例子一定要重点讲,那时职业圈大家都不正规,比赛要提交队标头疼死一票人,然后许多队队标是找她帮忙设计的,后来她又学会了做网页设计。。。为何人家能在职业圈越走越远




亲们,当年一票网吧方便面党里面,一个会做队标,能做官网的人,说不定还能给你们做个统一队服,线下赛一开场你们5个着装统一走过去,对方一群T恤背心党受到巨大精神冲击,BP都慌了好嘛

-----------野球场上对方拿出了战术板是什么感受-------------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天梯多少分能不能进职业圈,少年,进入行业的路有很多呢,但把你的专业学精,肯定是大有作用的 就算是百晓知道被黑出翔的无用的生物专业,还能卖卖牛肉粒呢 (手动删除线))




而很多初中高中辍学的电竞选手,在游戏的赛场上光芒万丈

但在人生的赛场上,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可避免的掉队了

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退役后,往往也只能选择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的做视频,开淘宝店,去斗鱼熊猫开直播间的道路




人的视野和思维,通常情况下是极受你的所学等影响的

你把10个普通大学生关在屋子里一个礼拜头脑风暴创业思路,最后能写下来的点子也无非就是那些什么奶茶礼品送外卖、漫吧桌游代金券,花店书店咖啡馆一类的东西。




因为接触面少,所以能想到的都是校园和校园衍生的那些玩意儿。一上来起点就不高,再加上学生的执行力和资金有限,很容易把格局越做越小:什么服务大学寝室的送餐啦,用来给大学生把妹的课程表啦,帮社团搞印刷品纪念品啦,跑到大学后门一条街去发传单啦,联系校园附近的商家打广告啦。。。

这种创业,不说死路一条,也是非常难做的




-------更新分割线————————




恩 有时候也可以用有趣一点的角度来看创业的问题

创业者读西游:为什么十万天兵拿不住孙悟空,但一个妖怪就让孙悟空吃尽苦头?




也欢迎来我的公众号 《诗翰》 查看更多深度文章




时间倒转回1995年,那时的马云还不似现在这般风光无限,可以笑怼李彦宏“我觉得李彦宏刚才讲得可真逗”,轻讽马化腾“创业公司们纷纷闻讯而逃,腾讯的讯”。

西子湖畔,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翻译社老板马云喜出望外,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为美国的一个项目做翻译。

准备大干(赚)一场的马老板飞到洛杉矶,却发现合作伙伴是个骗子。灰心丧气之余,马老板一盘算,也不能白来一趟,便飞去西雅图见了一位朋友——Stewart。

在Stewart办公室中,马老板第一次见识了互联网。

“Jack.This is internet.You can search whatever you want on the Internet.”

"How can I search?"

"Just type"

"I don't wanna type,computer is so expensive in china.I don't want to destroy it"

"It's not a bomb.Just type."




当年马老板已经30岁了,正职还是大学里的教书匠,在电子工业学院任教六年,从讨厌教师工作到被评上“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教师事业正是如鱼得水之际,副业翻译社也扭亏为盈。

而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半点影子,当年的中国,没有任何信息放在互联网上。




马老师坚信互联网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虽然自己完全不懂技术,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交友广阔的马老师叫了24个朋友到家中,畅谈自己的宏图伟业。朋友们大多是老师出身,连电脑都没摸过,更别提能明白什么是互联网。

马老师在前面讲得手脚齐用,唾沫横飞;朋友们坐在沙发上听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学生会主席出身的马老师发起了一个匿名投票:自己明天要办一家公司,叫Internet,大家支持还是反对?

结果23个人投了反对,1个人说:“马老师,你去试试”

又是这命里的23呀。




当年马老师带着电子工业学院一批还没找到工作的专科生,去刚刚进入杭州,正如日中天的肯德基应聘,一行24个人,23个学生被当场录取,就马老师一个被拒,尴尬至极。




想当年高考数学只拿了1分的马老师,申请了30多份工作,通通被拒。


十年后再试,还是一样没能逃脱被拒的命运……




找工作频频戏剧化落选,说穿了,不过是因为其貌不扬,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也弥补不了一张可能吓到顾客的脸。

不过外貌这个事儿,马老师可从没自卑过:“丑我说不上,但长得古怪确实是”

“上帝给了我一张与众不同的脸,我有什么好自卑的”

“有人说我丑,我又不是要去当演员……”




马老师深谙自我欣赏之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拥有蜜汁自信的少年。

“有人说你怎么会喜欢金庸,我觉得喜欢金庸挺好”

“有人说你的大学不好,我自己觉着挺好”

在当时新兴的互联网界崭露头角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出身名校。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斯坦福

三大门户网站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麻省理工

新浪创始人王志东——北大

网易创始人丁磊——电子科技大学

妥妥甩将将本科的马老师好几条街。




高考落榜,找工作受挫的马老师偶然读到那个时代的流行“鸡汤”——路遥《人生》,大为感动,决定重走一回高考路。

这一次,他取得了巨大进步——数学考了19分,但还是落榜。

“永不言弃”的马老师三战高考,终于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录取。




上了大学以后,马老师一路逆袭。

已经在西子湖畔给外国游客免费当(lian)导(kou)游(yu)六七年的马老师,成绩轻松秒杀一众同学。

马老师心里通透,成绩保持在五六名则心满意足矣,绝不费工夫去争那个第一。

他把剩余的精力花在学生会上,凭借高超的口才和过硬的情商,过关斩将,当上学生会主席,也为将来创业做了人才上的储备。




话说回来,虽然23个人投了反对票,毕竟还有一票赞成,于是,马老师、夫人张瑛还有投了一票赞成的自动化系何老师三个人开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网站——“中国黄页”

今天来看,就是个寻常网站,把中国企业和政府的信息放上去,一可为甲方做宣传,二可为甲方增业务,但在寻常人连电脑都摸不到的1995年,简直是天方夜谭。

马老师一度被人认为是骗子,一直到3个月后上海开通互联网专线,才有了自证清白的机会。

业务好不容易有点起色,杭州电信那边就坐不住了,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要来分一杯羹。

胳膊拧不过大腿,草根民企拼不过资历雄厚的国企,两家合并,马老师仅占30%的股份。




建网站骨灰级人物马老师当时已经小有名气,接到外经贸部进京开发网站的邀请后,马老师低价变卖掉中国黄页的所有股份。

带走其中的七八个人进京打拼,其中有个做财务的,叫谢世煌。

进北京的那天,风和日丽,马老师打定主意,要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然而在京一年多,取得不少成绩,最终还是因为和领导意见不合,举步维艰。

98年底,马老师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北京,重回杭州,另觅出路。




那天晚上,和北京公司的散伙饭过后,财务出身的谢世煌被马老师留下来算账。

喝醉了酒的谢世煌,独自一个人,蹲在北京的马路牙子边嚎啕大哭,“为什么,从95年闯到98年底,我们还是这样,看不到出路,不知道路在哪里……”

北京冬夜的凛凛寒风里,谢世煌正哭得凄凉,一个慈祥的声音传到耳边:“小伙子,别这样,好姑娘有的是啊”

20年后,马路边大放悲声的小年轻,摇身一变,已经是身家百亿的IT富豪。




1998年底,中国终于出现第一波网络热潮,雅虎进驻北京,新浪刚刚成立,门户网站被认为是唯一可行的互联网模式,前景一片看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

两战失利的马老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这时候,新浪开出万元高薪,力邀其加入,马老师拒之。




1999年,马老师召集了18个人,每个人两三万元,凑足了五十万元,在杭州西郊一幢没有装修的毛坯房里,创办了阿里巴巴。

这些钱,最多能挺过一年,是这群即将输光的赌徒的最后一搏,他们约定,一年后如果失败,就一起出去找工作。

2月21日,第一次员工大会上,马老师慷慨陈词:“95年的时候,我记得自己做出了决定,我自己跟自己讲,我可能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

会议录像至今存留。

所以千万别信马老师说什么“我没料到这会改变我的一生,我本来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然而它却变成了这么大的企业。”

马老师创业,自始自终,图的都不是小富即安,否则何必放弃翻译社去做连影子都没见的互联网,何必放弃新浪开出的高薪offer冒险回杭州创业?

登顶财富榜的富豪们,最不缺的就是野心。


这一年,马老师来往于香港和杭州,寻找投资,他和投资人画下大饼:“自己要把全世界的商人联合起来”

纵使马老师有三寸不烂之舌,风投界的大佬们依然不为所动。

马老师的一腔热情和极富煽动力的演说,能忽悠一众朋友和自己出生入死,却丝毫无法说服顶级学霸投行精英。在他们的眼里,“马云不过是一个牛皮吹得震天响的狂人。”

以至于多年后,在众安保险合作启动仪式上,马老师只得悻悻然总结心路历程:“我跟你说,说服成功人士是最困难的事情。”




这笔钱,没能坚持一年,1999年夏天,马老师先后被30多家投资机构拒绝,而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了。

员工大会上,马老师只能靠“马氏洗脑法”稳定军心。

“一旦上市后三五年,我们所得到的不是这套房子 而是五十套这样的房子!”

“即使失败了,我们还有个团队,我们还有这帮人相互支撑着,有什么好慌的?”

“你拿着大刀,十几个人一起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对不对?”




人心惶惶之际,马老师迎来了投资人的第37次拒绝——和瑞典银瑞达集团的谈判破裂。

然而谈判桌对面的对手——负责银瑞达亚洲投资业务的蔡崇信,却倒戈阿里,坐到谈判桌的这边来,摇身一变成为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




濒临倒闭的阿里巴巴迎来第一个贵人。

在蔡崇信帮助下,高盛向阿里巴巴注资500万,几个月后软银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万,阿里渡过难关。




说起蔡崇信的加盟,后人多归功于马老师的出众口才。

前面的36家公司,怎么无人倒戈。蔡崇信放弃几十万的高薪,来阿里领几百块的工资,十几年后坐拥几十亿身家。归根到底,凭借的是自身过人的眼光和胆识。




资金注入后,阿里巴巴迅速扩张。

2000年,马老师成为福布斯全球版封面人物,而在中国,他才刚刚出现在一小部分公众的视野之中。

在一次电子商务分享会上,马老师豪言壮语,“西雅图,他今天讲我有微软,我有播音;纽约,他今天说我有IBM;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杭州可以说“我们有阿里巴巴””

台下一阵哄笑后,才响起了平淡的掌声。




同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笑傲江湖》,企业极速成长日理万机马老师,突然要踏足演艺圈,托朋友跟导演自荐,要演《笑傲江湖》的一个角色……

不是令狐冲,而是——华山派剑宗传人,教授令狐冲独孤九剑的风清扬

听说剧组已经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演员后,马老师大呼“你们不公平”,飞去剧组要和“风清扬”比武,一较高下,结果还是因为演技不过关被导演放弃。

马老师气愤之下,怒回杭州,把公司所有办公室的门牌全换成了武林圣地,“光明顶”“百花谷”……

电视剧我做不了主,公司总该我说了算吧?




好景不长,2000年底,互联网泡沫破裂,互联网公司一家接一家倒闭,阿里巴巴也陷入巨大危机。

银行账户只剩下1000万美元,每月花销200万美元,投资人明确表明无意向追加投资,公司没有盈利能力,组织混乱,员工各行其是……

不出意外,这家公司几个月后就会关门。

缺乏管理经验的马云决定另请高明,猎头找到了一个人——关明生。

这个关明生,是在通用电气工作了15年的老将,战功赫赫,收入丰厚,再过几年就可以退休环游世界。

马云、蔡崇信一行人来到北京,和关促膝畅谈,没有高薪,只有不知道能不能兑现的股票,不顾家人反对,关毅然加入阿里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大刀阔斧裁员,帮助阿里建立企业价值观,大幅降低成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企业内部虽然稳定下来,但找不到盈利方式,阿里巴巴迟早还是要关门大吉。

那时候,马老师夜夜重复同一个梦:“攀爬在峭壁上,往下是万丈深渊,往上高不见顶,上不去,又下不了……”

这时,员工发现一名客户竟然花高价提升自己在阿里巴巴网站的搜索排名——这是一个盈利的商机。

争议之中,由马老师拍板,推行付费产品“中国供应商”,成立直销团队中供铁军,势头凶猛,以至坊间流传“防火防盗防阿里”,凭借收费会员产品,2002年阿里实现盈利,公司上下,一片沸腾。




而后ebay收购易趣,阿里感受到大战即将打响,秘密推出淘宝,实行免费服务,蚂蚁赢大象,击退ebay;

收购雅虎,志在挑战谷歌和百度,虽为败笔,但淘宝一路高歌猛进,奠定了阿里的江湖位置,马云也成功跃进中国富豪榜前列。




故事的最后。




时光荏苒,17年,没等到《笑傲江湖》的翻拍,马老师终于还是圆梦了“风清扬”,棍棒打吴京,掌击李连杰,脚踢甄子丹,打遍华山派全无敌手,最终却不过是“那一夜,那一梦”呐。




资料来源:

纪录片《Dream maker》《扬子江大鳄》《马云的创业史》
《世界互联网大会 乌镇峰会》

《互联网金融论坛暨众安保险启动仪式》

《马云澳门大学演讲》《马云香港演讲》




小可爱们,故事写得不错的话点个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