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会带什么影响?民




民营银行试点的公布,将对传统银行业有着怎样的冲击?狼真的来了吗? 从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中也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业行将开启又一个新时代。虽然只有五家民营银行初获设立,但可以预见的是,民营银行引发的“鲶鱼效应”将愈趋深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监管机构负责人分析,民企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目前恐怕还不会特别高。因为政府对银行实质上的信用担保、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等制度上的原因,都决定了民营资本短期内不可能是银行…





今天银监会刚刚召开 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尚福林主席说“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实现常态化”,“常态化”三字算是定了调子。2014年是开启试点、2015年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并提出第一个关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加快设立速度并提出第一个关于监管的指导意见,看得出银监会对民营银行的态度很明确、一脉相承,既希望民营银行当“鲶鱼”,又希望送上马扶一程,然后参照城商行的标准进行后续监管,并对创新适当给予容忍度。

回到题主的问题,民营银行发展前景如何?我也认为要平常心、常态化,民营银行之间的发展模式和风险状况千差万别,不亚于民营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哪怕阿里的网商和腾讯的微众都带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子,更不用说金城等其他三家。与其打包了问这个类别怎样,不如按单家机构、市场定位、区域分布、展业模式等维度来研究,不如与定位趋同、发展阶段相似的小城商行、农商行来对比,不如与其他在细分领域如鱼得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来比较。归根到底,“民营” 是按所有制的出身论,但在我个人看来,所有制对机构设立初期经营发展的影响远不到一锤定音的程度,现在大多数中小银行已经是混合所有制,市场竞争终归要落实到产品、服务和渠道,考验董监高的长远布局和战略眼光,而股东么,提供流动性支持、克制关联交易冲动、别急着兑现收益,就很好。

最后,建议持续关注第一批民营银行的情况,无论从股权结构、市场定位、业务模式还是地域分布上,它们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再难复制,承载着民营银行试点甚至银行业改革的希望。后来陆续再批的这些,设立时间短,股东资质差距也大,有些民营企业可能不乏攒牌照的念头,格局天然就小了,建议择优再观察观察。无论是哪一批,亦或是”常态化“之后再新设的,两三年内没有闯出名堂的,可能慢慢泯然众“行”,演变为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地方城商行,甚至步子迈大了成为“问题机构”,那时候就有存款保险和“生前遗嘱”等兜底和退出机制恭候大驾了。


参考


2份指导意见:

201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6:银监会印发《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


发展状况:

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来源:中国新闻网)

尚福林:民营银行申请已有14家完成论证 3家已批复筹建(来源:新华网)



-
谢邀,
本来没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之前回答过有关民营银行的问题,被批太黑。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腾讯银行)获批正式筹建,未来腾讯银行将开展哪些业务?对原有商业银行产生哪些冲击?

今天看到了上面几位朋友对此问题的回答,觉得欠妥,又跑出来想说两句。

我仍然对民营银行的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银行业是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
所有银行的行为都必须得到监管层面的允许,业务创新也只能在规则范围内进行。这个规则估计会让互联网行业的人很难适应,在互联网行业里几乎没什么监管,想怎么玩怎么玩。央行和银监不了解的业务是不会允许大规模推广的,这也会束缚民营银行的发展,进来之后才发现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同时,拿到银行牌照后,又有很多细分的小牌照和小规则,活动空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互联网人的思维和银行人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在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后深有体会。互联网人会想,没人禁止我就干,出了问题我再2.0版本改进。银行的人会先考虑风险,有风险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监管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呢? 对老百姓有风险的事情坚决不能推行,因此互联网人的思维方式会被强制改变。

2、银行业的民营持股比例很高:
民生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银行,包商银行受明天系实际控制,成都农商行是安邦保险(纯民营)旗下的银行,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银行对于资本的需求非常旺盛,只要你有钱,就能持股甚至控股,持股到一定比例,你就可以想办法进董事会,影响银行经营的方向。所以,银行业早就对民营资本开放了,这些民营银行只是新增设的牌照而已,并没有特别大的特殊性。

3、行业竞争很激烈:
现在的格局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还有各种金融类企业一起争抢市场。估计大街小巷,除了饭店和买衣服的,就属银行网点最多了,整个行业有几百万人。在同样的监管环境和市场竞争下,新进入市场并增速远超其他家的可能性并不会很高。

4、风险控制水平的积累需要个过程
风险控制能力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靠案例和教训积累起来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风控体系,不仅要有组织架构、风控制度、经验丰富的风控人员,还有内部保密的评级参数等等。小的银行在给企业放贷的时候,一般都是跟着大银行放,得到国有行授信支持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信用良好的象征。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大银行在风控方面的绝对优势。民营银行想要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

结论:综合以上几点,我觉得民营银行的发展并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快。当然,我希望能够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促进竞争。腾讯进入银行业,会在线上业务方面做的比较领先,页面好看,操作简便,效率提升,这对每个银行客户来说都是好事。



---说句题外话---
怎么才能超越现有银行,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并且快速夺取市场呢?

我觉得,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算是一个。

银行有着所有企业和个人资金账户的流水,似乎掌握着交易数据,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银行流水只是企业的资金流,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实际上银行并不清楚这些钱流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有像阿里巴巴这样,打通企业上下游,并通过线上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依据企业的经营规律,通过大数据分析,再匹配对应的金融产品,才是高效的,且风险可控的。

因此,我觉得阿里巴巴、京东这样拥有产业链的企业,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做互联网金融是可行的。

现在一些银行也发现了自己在做供应链金融时没有大数据支撑的劣势,纷纷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电商网站,企图抵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威胁。例如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