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保的国产牛奶去哪儿了?




在超市和供应链的朋友聊天,聊到所有我们国产奶,包括伊利这样的品牌,都会制定临保政策,在牛奶快过保的时候进行回收。所有的进口品牌,都没有这样的政策,不会回收。 但是回收后,牛奶公司会如何处理这些奶呢?会不会,在哪里,组织临保特卖?我看到有报到说会在过保之前拿去做酸奶,如此的话,酸奶的质量更让人担忧。如果过保了,这些过期奶又会流转到哪个下家呢?是否真的有国产奶灰/黑色产业链存在? 同样,还会有镜像问题,…




感谢 @小雷邀请我来回答。
做为一个乳制品企业的从业者,我想说的有以下几点:
1、不是所有乳企都有临期回收计划,比如我所在的公司就没有这个计划。这也是我们保质期较长的产品竞争力不大的原因之一。
2、回收之后是不是集中进行销毁,我也不得而知。但制作成酸奶的确是无稽之谈,你以为鲜奶变质变酸之后就是酸奶了么?那我只能回答呵呵两个字。酸奶的发酵工艺很复杂的,牛奶品质差了是肯定无法制作成酸奶了。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临期回收产品是无法加工成酸奶的。
3、不必想得这么黑暗,国家现在对于小作坊的监管能力有限,但是对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监管还是比较到位的。再加上现在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出现人为的质量问题是要入刑的,公司领导一个个胆颤心惊的,主动制造黑幕的可能性太小了。



谢邀吧。

我是做原奶的,乳品加工不了解。已经帮你邀请了 @李博。他可能比较有发言权。

至于我个人的意见,我曾经在某便利店打过工,该店对于过保的食品(及饮料等)的处理方式是就地销毁,通常是每天中班下班前由店长执行。所以我个人猜测乳品厂回收过保奶也是为了集中销毁,因为过保奶(回收奶)流入市场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成本要比销毁奶的成本高的多。

当然,厂商和零售商也会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来谨慎的生产和进货,还是以我以前便利店打工的经历举例。每天便利店的进货通常是由店长或副店长负责,偶尔也会由有经验的班长操作,普通店员是没有这个权限的。这样做的目的明显就是为了控制进货量造成不必要的滞销。一个小便利店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大型连锁超市了。另外,临保食品饮料通常会进行促销,尽可能的在过保之前卖出去。所以过保食品饮料其实没有想象中浪费那么大,销毁的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